长沙博纳二附中第二届班主任主题班会竞赛:以“唤醒”赋能班级管理新实践
- 主题活动|2025-03-24
-
作者:谭雅夫
-
阅读量:46
长沙博纳二附中第二届班主任主题班会竞赛
以“唤醒”赋能班级管理新实践
长沙博纳二附中第二届班主任主题班会竞赛圆满落幕。本届竞赛以“唤醒自我、突破自我、成就自我”为核心主题,聚焦班级管理中的真实痛点和学生成长需求,通过“赛前设计—赛中实践—赛后复盘”的全流程闭环,为班主任打造了一套可复用的“带班方法论”,助力班级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。
破解管理难题:案例驱动,工具赋能
竞赛要求所有班会设计必须“扎根班级实际”,杜绝纸上谈兵。参赛教师针对学生学业动力不足、亲子沟通障碍、自习效率低下等共性难题,提出创新解决方案:
激发学业内驱力
吴肖昊老师(2305班)通过“职业对比游戏”和SWOT分析法,将抽象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行动路径。学生课后制定“每日一善”计划,班级学习目标达成率提升30%。
化解亲子矛盾
彭飞霞老师(2308班)设计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环节,总结出“倾听五步法”,帮助家庭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,家长反馈“孩子更愿意主动沟通”。
提升自习效率
杨海洋老师(2406班)以“看字说颜色”游戏训练专注力,并组织学生自主制定《自习公约》,班级纪律问题减少70%。
工具创新:80%的获奖教案运用“目标树”“成长币”“善行追踪墙”等可视化工具,将德育目标拆解为日常行为指标,构建可量化的班级管理体系。评委评价:“这些工具不仅提升管理效率,更让学生从被动服从转向主动成长。”
拒绝表演式班会:以学生为主体,以实效为导向
竞赛严格把控形式主义,评分标准中“学生参与度”“教案可行性”等硬性指标占比超60%,确保班会聚焦真实教育场景:
学生深度参与
黄杰老师(2301班)的“爱情药水”实验中,学生自主设计案例并展开辩论,课后提交情感分析报告,实现“思考—行动”的深度转化。
家校协同发力
袁亚老师(2410班)在《坚韧执行》班会中谈到邀请家长分享职场故事,并建立“家校目标互助群”,班级月度目标达成率从45%跃升至82%。
赛后长效转化:从竞赛场到班级场的实效迁移
竞赛成果通过“教案优化—资源共享—常态应用”三步走机制落地:
教案迭代:梅婷老师(2309班)新增“团队闪光点挖掘”环节,优化后的教案被纳入学校德育资源库。
资源共享:跨班级、跨年级的优秀案例形成共享资源包,打破班主任“单打独斗”困境。
以赛促教:凝聚智慧,引领成长
表彰与经验分享:以赛促教,凝聚智慧
在总结表彰会上,学生发展处主任周湘强调:“班会竞赛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起点,需将竞赛经验转化为日常带班的‘利器’。”优秀教师代表詹伶俐结合美术班特色,分享创新实践经验:
量身定做:以“种自己的花,爱自己的宇宙”为主题,融合《小王子》哲理与“哪吒”精神,通过原创情景剧展现班级文化内核;
各尽其才:鼓励学生根据特长参与班会策划,如绘画、编剧、表演等,实现“跳一跳摘桃子”的成长激励;
真心真意:设计家长信件互写、学生匿名互评等互动环节,深化师生信任与情感联结。
总结与展望:深化成果,赋能长效发展
德育指导委员会主任蒋佐银总结竞赛成效:
三大优势:
1.准备充分,案例设计直击班级痛点;2.学生参与度超90%,主体地位凸显;3.班会方案兼具教育智慧与实操价值。
未来行动方向:
主题深化:围绕“唤醒”内核,针对性破解迟到、作业拖欠等具体问题;
文化赋能:推动班徽设计、导师成长小组等特色班级文化建设;
专业提级:加强班会课感染力与实效性,确保教育成果“落地生根”。
蒋佐银强调:“竞赛不仅是经验沉淀的舞台,更应成为常态化班级管理的‘助推器’。”
结语:唤醒火种,照亮未来
“教育不是雕刻玉石,而是唤醒火种。”本届竞赛通过工具创新和资源共享,为新时代班级管理提供了鲜活范本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以赛促教、以教促改,让每个班级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沃土。
长沙博纳二附中
2025年3月24